你試過“講”電影嗎?
來源:中國青年志愿者

編者按
青年志愿服務是高校共青團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是青年學生服務社會、成長進步的重要方式。 為進一步加強高校志愿服務項目建設,“中國青年志愿者”微信公眾號即日起開設“高校青年志愿服務項目案例分享”專欄,展示一批高校青年志愿服務項目案例,以期為大家提供一些可學習、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jīng)驗做法。
本專欄常年征稿,歡迎廣大高校志愿服務項目團隊踴躍投稿(投稿郵箱:zgqnzyz@126.com,項目團隊提交材料模板可掃描文末二維碼獲?。?。
本期為大家推送的是黑龍江大學“心幕影院”志愿服務項目。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哈爾濱市的視障人士譚跟同每月月底都會和老伴坐近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去黑龍江省圖書館“看”電影。這個習慣從2016年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
40多年前,剛17歲的譚跟同眼睛意外失去光感,當時這位電影迷的感覺就是“對電影死心了”?!都t燈記》《南征北戰(zhàn)》是他看過的最后兩部電影。沒想到幾十年過去,大學生用另一種方式幫他繼續(xù)“看”電影,“他們就是我的眼睛”。
這些大學生來自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心幕影院”團隊。作為黑龍江大學團委打造的品牌社團,自2016年成立以來,累計已有600余名大學生參加,為百余位老年視障人士講了近80部電影,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1.1萬個小時。幾乎每月月底,他們都會去黑龍江省圖書館講電影。
一屆又一屆大學生志愿者接力講電影,不僅為視障人士打開一扇窗,也在其中找到自我、收獲成長。2013年,黑龍江省圖書館無障礙服務部開始探索給視障人士講電影,但這項活動進展得并不順利。服務部副主任宋文介紹,起初他們邀請專業(yè)電臺主持人講電影,“他們工作很忙,一年也講不了幾部”。而且,因為沒有資料來源,電影也比較舊。
到了2016年,眼看活動就要陷入僵局,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師吳韓主動聯(lián)系省圖書館,提出讓新聞專業(yè)的學生講電影,“我們有紀錄片創(chuàng)作、影視文學分析等課程,這種活動不僅能幫助視障人士,也能讓學生將專業(yè)學習和課外實踐結(jié)合起來”。
經(jīng)過幾番溝通,2016年5月21日,“心幕影院”團隊成立,目標是“在視障人士心中搭起一塊熒幕”。團隊剛成立時,只有3人,吳韓是指導老師,還有另外兩名同學。他們講的第一部電影是2016年大火的《美人魚》。
吳韓回憶,這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大家看了好幾遍,有些片段甚至看了幾十遍,就是為了“嚼碎、揉爛”,讓視障人士在電影原聲和講解的幫助下,理解電影。
寫完講稿初稿后,幾人輪流戴上眼罩,“聽”電影,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反復修改?!氨热珉娪爸械拿廊唆~、八爪魚,我們一看就知道,但他們看不到,所以得用文字形容出來?!眳琼n說。
帶著打磨過幾輪的講稿,3人來到視障人士中間試講。對這種類似聽小說的娛樂方式,大家表現(xiàn)出極高的興趣。從那以后,“心幕影院”團隊幾乎每月都會為視障人士帶去一部電影,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

多年過去了,3人初創(chuàng)團隊逐年壯大,每個學期都吸納一批新成員,現(xiàn)在已是第十四屆。他們講的電影,有經(jīng)典影片、喜劇片、動作片等,類型多元。講解也越來越成體系,一部電影分5段,由5人來講。第一個人在正式開講前,還會總體介紹一下劇情。每個部分的講解通俗易懂,將內(nèi)容呈現(xiàn)給觀眾。
采訪間隙,記者戴上眼罩,“看”了一段《長空之王》。“穿過厚厚的云層向下看,海面上是一座插著中國國旗的燈塔……”伴隨著電影原聲和學生的講解,觀眾仿佛正在俯瞰汪洋大海。
隨著活動的逐年開展,志愿者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大三學生、“心幕影院”團隊第十三屆負責人茍博睿講了15部電影,他說,一些難懂的電影片段常常需要一秒一秒甚至一幀一幀地回看。他解釋,一個短暫的眼神交流、人物嘴角的微微上揚或是背景中一個不起眼的物品,這些細節(jié)對于理解電影情節(jié)和人物關系至關重要。如果不逐幀查看,很容易忽略,影響對電影的完整理解。 “現(xiàn)在講一部電影,需要寫一萬多字的講稿?!?茍博睿說。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理解電影,團隊還探索在講解前發(fā)放一些與電影相關的物品。在今年5月前往大慶講解《長空之王》時,他們就先發(fā)放了提前準備好的飛機模型?!斑@部電影中有很多鏡頭展現(xiàn)飛機如何上升、旋轉(zhuǎn),如果是先天失明的人,無論我們怎么講,他都很難理解?!毙侣剬W專業(yè)大二學生、“心幕影院”團隊第十四屆負責人許兆盈說。

66歲的徐軍只要有時間就來參加活動,他最喜歡的是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電影講述的勵志故事讓他明白,無論遇到什么事,都要有信心?!拔覀冸m然看不見,但能聽見。別人能做的事,我們也能,就是慢一些?!彼f。
每月一次的觀影還讓徐軍認識了很多同他一樣的朋友,“我通過說話聲音就知道誰來了,我們會聊電影,偶爾也會約著一起出去”。
在陪伴這群老人的過程中,大學生同樣收獲滿滿。茍博睿剛進大學時,一度有些困惑,“對前途不了解,不知道未來要做什么”。
“與其內(nèi)耗,不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奔尤搿靶哪挥霸骸眻F隊以來,茍博睿覺得自己的創(chuàng)意策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稿撰寫能力都有很大提升,這些都是一名合格編導所必備的,“畢業(yè)后想做短視頻方向(編導)”。
熱愛新聞專業(yè)的許兆盈一次在和老人聊天時,對方得知她的專業(yè)后,鼓勵她用文字為弱勢群體發(fā)聲。“我更堅定了自己的職業(yè)方向,要做一名記者?!蹦谴瘟奶旌?,許兆盈每次活動都主動和老人聊天,聽他們講“光輝歲月”。在她看來,“這能提升采訪能力”。
志愿者趙鵬(化名)成長經(jīng)歷特殊,“我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受到社會的各種資助。我穿的鞋、背的書包,都是愛心人士捐贈的”。來到大學后的他在得知“心幕影院”團隊招新后,第一時間報了名,“這是一個讓我回報社會的平臺”。如今的趙鵬活躍在“心幕影院”團隊的各種活動中,講電影、培訓新人……
九年接力傳承,志愿服務的種子已在一屆又一屆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執(zhí)行院長吳珩介紹,考研到其他院校的學生會參加新的志愿服務,在哈爾濱工作的畢業(yè)生,有時還會回來和學弟學妹們一起講電影。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4年10月22日03版(中青報·中青網(wǎng)見習記者:楊雷,記者:金卓,視頻制作: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大三學生、“心幕影院”團隊第十三屆負責人茍博睿),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